中國水產頻道報道,
鹽堿地上養不了魚?
如何讓鹽堿地“變廢為寶”?
今天將為您介紹,鹽堿地不僅可以養殖水產致富,還能增肥土地改良生態環境!
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“變廢為寶”有新招
全國鹽堿地約4500萬畝至5000萬畝,其中一半以上完全未被利用,鹽堿地也一直被視為“不毛之地”。如何變荒為田?俗話道:肥水不流外人田,那讓肥水流入鹽堿地呢?在江南魚米之地,水產養殖的“肥水”需經處理才可排放,否則會造成土壤富營養化狀態;而對于貧瘠的鹽堿地,這種飽含有機質的水,恰恰是增肥土地的寶。
隨著“鹽堿地生態綜合立體種植和養殖及鹽堿地改良模式”的推廣,許多白花花的“不毛之地”都肥了、綠了!